澳門文化中心主辦的「劇場.閱讀.劇場」系列最新作品:環境舞蹈劇場《聽風的卡夫卡》日前在文化中心二樓大堂上演。本地劇場工作者李銳俊聯同多位本地藝術工作者,以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神的孩子都跳舞》、《海邊的卡夫卡》為創作藍圖,為本澳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劇體驗。
「環境劇場」(Environmental Theatre)是由七十年代的美國導演理查‧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所創建,環境劇場致力於打破傳統文本及舞台侷限的劇場,讓表演在任何場所發生,其強調對劇場諸元素的包容,打破、甚至挑戰各種劇場形式的限制。
《聽風的卡夫卡》也確實體現了環境劇場的這種核心精神:縱觀整齣表演,創作者將文化中心二樓“反轉再反轉”的創意讓觀衆驚喜不斷,不管是化身電臺直播室的吧台,還是衆人尋他千百度的天台玻璃畫,總之,文化中心二樓原本相當“冷艷高貴”的設計,在一班創作人手下,竟讓觀衆見識了另外一番面目。
話雖如此,但從觀衆觀演期間頗爲緊張、拘謹的表現來看,也許正顯示澳門觀衆仍然對環境劇場比較陌生。撇開文化中心這座現代建築不談,就算在處處美景的小城,環境劇場創作其實也大有可爲,正如澳門申遺成功後,若能善加利用這一先天條件,在妥善保護世遺景點的大前提下,催生更多環境劇場作品,必將成爲小城“人無我有”的獨特景觀。而在眼下一日一變的城市節奏中,還呈現出另一種時空扭曲的荒謬感,正如《聽風的卡夫卡》的最後一幕:大家默默看著落地玻璃外拔地而起的賭場建築,人和城市,此際似乎正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
《聽風的卡夫卡》成功之處還在於凝聚了一班本地的劇場老手新秀,雖然從演出技巧來説還有頗多可提煉、改善之處,但在演出過程當中,演員們的認真和投入顯而易見,而該劇的音樂和場景設置更是具有相當不俗的水準。可以說,對這些本土劇場創作人和演員來説,他們需要的,是更大的舞臺、更多的機會。
作爲一齣全本土創作,《聽風的卡夫卡》無疑是一齣相對較爲完整、成熟的作品,它讓我們開始關懷澳門,並學習與這座城市對話,而還能在創作過程中燃點起更多澳門藝術愛好者心中的那一團火焰,更是意料之外的大大收穫了。
(刊於06年12月14日《澳門日報》藝海版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