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7日星期四

【斷章寫意】飲食天堂?

好好味的腸中腸



“澳門的飲食文化素有特色,本地和鄰近地區均看好澳門特色餐飲的前景,政府亦將作出大力配合。政府和民間密切合作,加快可行性研究的步伐,推出有效的措施,支持本澳向有聲譽的飲食老店健康營運、興旺發展。”(節選自: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二零零七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


十二月,天清氣朗。

中午和朋友結伴在祐漢某街角發現這小店:紅紅的招牌、殘舊的鋪面、熱情的老闆娘。店内四、五張桌子早已人滿爲患。“不好意思,先在這裡坐坐吧。”老闆娘帶我們來到店外的一張小桌子,一臉歉意。

我們擠挨著坐在差不多佔了一半人行道的桌旁。十二月的澳門,天氣剛剛好,煦暖陽光熱情的貼在背上,涼涼的風在身邊輕吹。路上,行人匆匆忙忙:學生、家庭主婦、上了年紀的老伯,一個兩個在我們身旁走過。這一刻,我們感覺自己正在觸摸著這座城市,而這座城市也在輕輕包納著我們。

吃到一半,老闆娘端了碗小菜走過來,“要你們坐在外面,真不好意思,這是小店特色--腸中腸,好好味,試下。”看著滿滿的小碗,我們心裏的感動也慢慢溢了出來。

特區政府要大張旗鼓搞“飲食產業”。姑不論“飲食產業”是否就能和“文化產業”畫上等號。但什麽是“澳門文化”的“鮮明特色”?怎樣保持“澳門文化”的“鮮明特色”?如何讓中小企業“參與”?如何讓“老店”聲譽益隆?如何讓“新店”生存壯大,並慢慢變成明天的“老字號”?可真不是紙上寫幾句就可以解決的。

吃著吃著,和老闆娘聊起天來,她說小孩讀書怎樣怎樣、又抱怨如今幫得手的店員難找,小本生意更沒辦法和大公司競爭……

這小店也許不是什麽名牌、老字號,但它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城市的存在,冥冥中,在我們和小城之間建立了仿如家人般的聯係。看著一臉憨厚的老闆娘和那殘舊的小食店。我們真的不知道,在今天緊張的人力資源、昂貴的鋪租、大企業激烈競爭的衝擊之下,它還能撐多久。

也許,下次再經過,我們會看見它已變成窗明几淨的國際連鎖店,在與制服整齊的店員的機械式買賣之間,我們嘴裏嚼著在北京、曼谷、倫敦都能看見的同樣食物,只能在心裏默默回想這小城曾在某個十二月中午給過我們的溫暖。

(刊於2006年12月7日《澳門日報》副刊 / 新園地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