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李爾‧在此】我們為什麼走進劇場?


農曆新年期間,沒有機會看什麼舞台表演,動筆之際,腦海裡卻出現不久前在香港看的舞台劇--進念二十面體的“東宮西宮5”之《2097 Back to the 清朝》。故事發生在2097年7月1日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娛樂大劇院,經過九十年爭議與香港式“公平公開”的招標過程,西九龍文娛區終於趕在香港回歸一百週年慶祝晚會開幕,一眾高官合演一場全球直播真人騷。一如該系列既往風格,從特首選舉到天星事件,作品集合香港最近社會焦點,充滿港式無厘頭搞笑和痛快淋漓的政治諷刺。

我並非想在這裡寫一篇過時的劇評,相反,我覺得大家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我們為什麼走進劇場?

在娛樂選擇不多的年代,劇場或許是人們工餘飯後消遣的選擇之一。但在電影、電視、網絡等各種娛樂產品供過於求的今天,劇場表演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和其他消費娛樂項目不同,舞台表演不但激發觀眾思考,其互動性也讓作品在劇場內進行二度創作,透過觀眾和演員的現場交流,我們不但感受到作品的真實存在,也引發對自己及社會的認真反思。以“東宮西宮”系列來說,該系列第一集《2046特首不見了》(2002年)是對SARS的反思,第二集《問責制唔制》(2002年8月,2003年8月再度公演)探討民主和責任,第三集《開咪封咪》(2004年)分析本地傳媒氣候和立法議員應擔當之角色,第四集《西九龍皇帝》(2005年)討論西九發展的可能性。不難看出,這系列演出其實和香港社會的脈搏緊緊相扣,讓香港人在笑聲中探討政治議題、探討香港未來的發展路向,給香港人提供了一次反思自己所處的社會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在今天澳門人的面前,似乎越來越少。

我們為什麼走進劇場?這個問題,當然不會有標準答案,但我相信:劇場,將觀點不同、背景各異的人們吸引到一起,而所有人共同分享的,正是他們對劇場舞台上所呈現話題的共同關注,民眾的認同感、凝聚力因此得以建立。大家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孤獨,原來我們都在關心自己的社會、也在擔憂我們共同的未來。

在互聯網上,我偶然發現了一個香港觀眾看完《2097 Back to the 清朝》之後在博客上的留言:“我們已經很久沒走進劇場了,學生時代我們是常客,長大後逐漸成為正式「香港人」,起身趕返工,每晚做到七、八點,口邊掛著個「忙」字和「悶」字,但常在家中發獃。但那晚我們分享了對於這個戲的看法,友人說很好看,友人說歌Sing舞勁……我們真的很久沒這樣討論近日的所聽所思所感。”

我們為什麼走進劇場?對這個問題,或許,這段話可以給我們一個引人深思的答案。





(刊於2007年2月22日《澳門日報》"文化-演藝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