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1日星期二

【李爾‧在此】透視人心、反思哲理的《哥本哈根》





二戰爆發的一九四一年秋,德國科學家維爾納·海森堡赴哥本哈根演講,順道拜訪亦師亦友的丹麥科學家尼爾斯·玻爾夫婦。當時猶太科學家在納粹德國飽受歧視,只允許從事被認為較“低端”的基礎物理硏究,然而,正是基礎物理領域發現的裂變反應,其後造出破壞力驚人的核武器——原子彈。上門造訪的海森堡問了波爾一個知名的問題:“作為一個科學家,如果去硏究原子能的實際用途,他有沒有道德上的責任?”據說用意正是試探同盟國在原子彈硏究方面的意向以及進度。海森堡和玻爾兩人這次不到十分鐘的聊天,結束了兩人二十多年的情誼,那麼,他們究竟談了些甚麼?這場談話又對歷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至今仍無人確知,也就是著名的“哥本哈根會談之謎”。英國劇作家邁克·弗雷恩(Michael Frayn)根據這段“歷史空白”,於一九九八年創作《哥本哈根》並先後在英美公演,獲普利茲、東尼等戲劇大奬。世界各地都曾搬演此劇,如中國內地的王曉鷹、台灣的符宏征、香港的蔡錫昌都曾將此作搬上舞台。這次澳門天邊外公演此劇,也讓澳門戲劇愛好者有機會領略“好劇本+好演員”營造的迷人舞台魅力。



《哥》的劇本從“測不準定律”切入,讓已死的海森堡(葉嘉文飾)、波爾(陳飛歷飾)及太太(林婷婷飾)的靈魂見面,試圖重新梳理這謎團的點滴眞相。然而,就算三位當事人親歷其會,但原來人心難測,很多事也說不清、道不明,三人的討論總陷入僵局,就算三度重組當年場景,仍拿揑不準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若從哥本哈根會談的實際時間(即一九四一年)推斷,波爾當時應年約五十六歲,對年輕演員陳飛歷來說,與角色的年齡雖有一定差距,但陳跳出外在的模擬限制,主攻演繹角色複雜的內心感受,和同樣年輕的林婷婷搭檔,兩者竟出奇地合襯,成功再現出歷史的質感;而飾演相對年輕的海森堡(約四十歲)的葉嘉文,則在肢體動作上有更多戲份,從另一層面補充舞台演繹效果。還有値得一提的是舞台設計,演出選在天邊外祐漢工業大廈內“自家劇場”:演區設於中央,觀衆席分列兩邊,整體佈局呼應劇中所提到的“測不準定律”——演出中的三個角色仿如三粒電子圍繞中心原子核不停運動,兩邊觀衆因角度關係難以完全看眞切演員的動作表情,亦如“測不準定律”所描述觀測效果般營造出某種“不確定”的觀賞體驗。



《哥》公演後不但引發戲劇界熱議,也引發史學界、科學界的爭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科學史中心就在二○○五年編撰《爭議中的邁克·弗賴恩的〈哥本哈根〉:關於波爾與海森堡一九四一年會面的歷史文件集》,還有二○○六年出版的《舞台上的科學:從浮士德博士到哥本哈根》也開始重視科學題材對戲劇創作的意義以及影響力。此際,戲劇已非僅屬虛構的舞台,而是透過人心思考、物理哲學,與眞實的歷史及科學聯繫起來。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的弗雷恩主修哲學,他曾指出:“花時間去抽象討論不會有任何具體結果”,因為“要了解一個觀念,只有投身於具體的事件與情境當中”,而《哥》反映的正是劇作家的這種觀點,對於物理科學界多年來提出“宇宙是非物質的,而是屬於心靈與精神的”理論,也許是從藝術角度提出的另一補充印證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