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冷感
……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媽媽買菜,爸爸洗菜,姐姐做飯,哥哥洗碗,妹妹掃地,但有一個弟弟卻說:“我就是不關心做飯怎麼了!”一件事明明與每個人都有關係,但卻非要說它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我只能說,在今天的中國,有太多制度和文化障礙遮蔽了公共生活的自然狀態。【摘自《民主的細節:美國當代政治觀察隨筆》,劉瑜著,上海三聯書店,二○○九年六月】
二○○七年,《時代》周刋曾發表一篇“Me Generation”的文章,指出中國年輕人大多只關心吃喝玩樂的個人生活,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文章引起反彈,其中來自內地年輕人的強烈反駁聲音就是——“我就是不關心政治怎麼了!”對“政治”避之則吉,“我就是不關心政治”聽起來似乎很有型,但其實卻很可恥。劉瑜用“做飯”來比喩,我倒覺得更像“修房子”:一大群人共住在一座房子裡,某天突然發現屋頂漏水了、樑柱爛了、管理員偸懶虧空了,大家都應該來關注,或出錢或出力共同把房子修好、把管理搞好,但卻有一些住客不聞不問,還振振有詞“我就是不關心怎麼了”,這些人旣要逃避責任,又想坐享其成,不是可恥是甚麼?
香港七一遊行人頭湧湧,大家積極表達訴求,和身邊不少人談起,就算立場各有不同,但大多仍對之充滿敬意:“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香港人是經濟動物,但對公共議題卻不吝嗇時間和精力,這一點,慢熱而沉默的澳門人確實仍有距離。但仔細一想,其差別未必全因兩地的文化DNA,更多源自兩地制度之別——強調文明法治的社會紀律,崇尙自由民主的社會風氣,也造就市民在政治議題面前勇於發言,獨立思考,媒體也充分發揮監督職能“打破沙鍋問到底”。反思澳門社會普遍的“政治冷感”,那種只想“吃飯”、不願“洗碗”的心態,更多是源自公民敎育(不僅僅是那種“垃圾要丢進垃圾桶”的公民敎育)的缺失、以法律為基礎的公平正義社會秩序的缺位,所以澳門“小弟弟”眼下這碗飯雖吃得滋味,但若整座房子結構不穩、隱患處處,這頓安樂茶飯又能吃多久?(反思民主·十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