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1日星期三

【李爾‧在此】原來,我們都是“鄭和的後代”


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長的本地導演古英元執導其“老師”--新加坡戲劇大師郭寶崑--非傳統戲劇文本《鄭和的後代》,除了澳門、葡國、英國的劇場工作者,還有内地年青演員參與,企圖重新審視今天仍迷失在“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往哪裏去?”等一系列問題的澳門人的内心困局。

也許期望太高,看完演出,内心竟有些失望:混合内地和澳門演員的編排讓人期待,尤看得出深圳演員的高水準科班功架,可惜兩地演員互相客串的實際效果和預期尚有差距。舞臺設計似乎未能契合主題,徒具外形而欠内在神髓。值得一提的,倒是臨時增加的神來之筆--幾幕“見工”的場景穿插,但此意念似乎未得完全發揮,否則,演出相信應該更見精彩。

在宣揚“中葡友誼”屬極度政治正確之舉的今天,再翻“殖民”、“文化閹割”的老賬,好像有些不合時宜。但“文化閹割”卻未必一定要重新牽扯中葡的歷史糾纏。更值得關注的,還是“霸權文化”和“文化侵蝕”的思考角度,從這意義上來講,今天成功落實“澳人治澳”的澳門人,又何嘗不是香港文化、荷里活文化、甚至全球商品消費文化下繼續被殖民的一群?

在對“被閹割”的恐懼後面,其實是我們内心對“本土文化”的呼喚,也是我們尋找及認同自己“文化根”的過程。我想起剛在香港藝術節期間看過的一齣韓國舞臺劇《仲夏夜之夢》:韓國創作人用傳統的韓國故事大綱、音樂、語言、舞蹈和表演方式,重新演繹莎士比亞的這齣名作,而讓我這個中國人唏噓不已的,並非這些韓國人的演出水準多麽高超,而是他們在觀衆面前流露出對自己傳統文化的那一份自信。事後,我曾和不少朋友探討這個話題:其實,真正的澳門傳統文化究竟是什麽?而澳門人真正的文化之根,又在哪裏?

找不到自己在文化地圖上的位置,是澳門人今所共對的尷尬困境。剛剛擺脫殖民地身份的小城,在塵土飛揚的城市巨變中再次喪失了自我。曾有朋友說:自己的小孩以後一定要送到外國(英語系國家)去讀書,因爲,今後在澳門,只有說一口英文才會高人一等。以中文為母語的澳門人,從葡文到英文,始終在内心氣短三分,就像從姓“馬”被迫改姓“鄭”的鄭和一樣,澳門人承受的真正失落,又何止於姓氏或語言的選擇?

在外人豔羨眼光中擁有越來越亮麗經濟數據的澳門,卻並沒有因此找回自己的文化主體性,相反,人們卻更加失落:我們不是已經跳出“被殖民者”的位置了嗎?怎麽我們的迷茫和失落感,竟還是如此強烈?如果我們是鄭和的後代,那麽,我們會不會變成一個個新的鄭和?鄭和爲了生存而放棄了自己的“根”,而我們爲了華衣美食和安逸生活,是不是也正在作出同樣的選擇?

在歷史的迷宮裏,我們不停原地打轉;在文化的地圖上,我們無法定位自己的坐標,也許,真正的原因就在:只要我們一天不鼓起勇氣去尋找、面對真正的自己,就永遠也無法走進真正屬於我們的未來。

刊於2007年4月5日《澳門日報》“文化-演藝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