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灣仔富德樓有重建大員駕到,言談之間向藝術家抛出的願景是「係度搞下搞下,搞得好,遲啲咪可以去西九囉!」而藝術家的回答是「我鍾意啲小街都畀你地拆嗮!點創作呀?」……以旅遊和消費主導的規劃模式,只會使居民和藝術家一樣成爲動物園裏的獵奇對象。”(摘自2007年3月22日香港《明報》,粉飾貧窮墻—失落本土坐標的創意工業)
如果一座城市喪失了其文化意義上的本土性,則勢必淪落爲招徠遊客的廉價展品。香港的問題,就在於從官員到民衆,大多人内心都抱著一種“做生意”心態,卻忘了“低買高賣、見風使舵”的商人思維,並非文化藝術的永續發展規律。
發展澳門電影工業的真正關鍵,在於澳門電影能不能建立自己的主體性,能不能真正講述澳門自己的故事。過去二十年,香港電影電視主題愈來愈狹窄,也許就在於香港已經習慣了將電影看作純粹的“投資買賣”。所以,你很難看見耗時三、五年的港產片大製作,因爲個個要“搵快錢”。而你也很難看到港產片、港劇在資料搜集、史實整理上著力,因爲這些投入增加了成本,減少了利潤。所以,在香港,從古代秦始皇、孫悟空到現代律師、警察,大家都千篇一律糾纏在愛情之間,至於想看如美國《逃(Prison Break)》、《CSI》、《迷(LOST)》這些題材多元、引人入勝的節目,恐怕只是發夢。
香港前車可鋻:不在電影工業的核心創造力上落功夫,只懂修這個、建那個來招徠遊客,最後變得蒼白無力的,還是我們自己的文化。日前香港内地專家煞有介事地來為澳門電影工業發展“獻計”,冠冕堂皇的話說了一堆,但我聽來,那句 “澳門應建立一條古裝街影視基地,方便内地、香港以至鄰近國家或地區的影視同行前來租場拍戲”,才是他們真正的心底説話吧!
(“文化思考”系列‧十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