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5日星期四

【李爾‧在此】《茶館》:昨日經典,明天能否重現?



焦菊隱1958年執導老舍的《茶館》,成爲中國話劇的傳世之作。1992年的最後一場告別演出,讓焦版《茶館》在中國話劇史上從此定格。1999年,内地導演林兆華以全新陣容重排這齣經典。將於1月26、27日在澳門文化中心上演的這個復排版《茶館》力求“原汁原味”:從導演手法、舞台布景、演員走位、燈光節奏,都嚴謹地將經典還原。而演員方面,也是目前北京人藝的最強陣容,包括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等内地炙手可熱的明星級大腕。

在《茶館》作告別演出之後,曾有人說那是一個理想主義話劇時代的終結。2005年,作爲中國文化年重頭戲,《茶館》遠赴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演出。當時就有藝術評論家對此表示擔憂:自《茶館》1980年代作爲中國話劇最高水準的代表作赴德、法及瑞士演出至今,差不多二十多年過去了,可是,今天它還在作為中國話劇代表赴海外交流,對中國話劇來講,這其實是不是一種悲哀?

的而且確,中國戲劇近年在重量級、大師級創作方面乏善可陳。中國戲劇到底缺了些什么?已成爲關心中國戲劇發展的人們無法迴避的問題。藝術的生命力在於創造,而優秀的創作一方面來自寬鬆開放的創作環境,另一方面也植根於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今天的中國,無論在這兩方面都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一切圍著市場轉的思維、對傳統文化的忽視再加上流行文化的干擾,令目前中國的戲劇創作走進了一條“掘頭路”。雖説市場也應是藝術創造的考慮因素之一,但藝術創作卻並非單爲取悅觀衆,再加上現在内地提出的所謂“重視市場”大多已變質成純粹票房收入考慮,這更加速令許多當下舞臺創作變成急功近利之作。從另一個層面出發,内地社會今天對多元化劇場表演形式的包容性也越來越低,這便意味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劇場創作、演出、觀賞的氛圍離觀衆也越來越遠。就此意義而言,復排版《茶館》的出現或許正代表中國劇場人對過往輝煌的某種嚮往和懷念:因爲,在今天中國的創作環境和條件之下,我們還想看見另一齣可媲美《茶館》的大師級作品,恐怕已經是奢望。

展望明天,中國戲劇將如何在尊重、繼承傳統的同時,又能突破舊有框架,有所創新發展?今天,我們終於又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過去曾擁有的經典。那麽,這將是一次撫往追昔的默然悼念?還是一次朝氣蓬勃的藝術重生?

站在重新開張的《茶館》門前,就讓我們也借機對中國戲劇的未來作一次深切叩問。

(刊於2007年1月25日《澳門日報》"文化-演藝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