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6日星期四

“學店”:澳門高等教育的窮途末日

看來,眼下澳門的民辦教育是越來越“火”,不但民辦的科技大學收生數量追上了本地官辦高教的老牌子--澳門大學,現在又有新的民辦大學加入戰團:閩港合資的中聯國際敎育投資有限公司計劃在澳門建立一所私立綜合性大學,日前,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劉曉航表示,“澳門每年的高中畢業生數量有限,所以若要發展高等敎育事業,只有面向內地”,他舉例,“澳門民辦的澳門科技大學現有學生六千多名,超過了澳門大學,但一半以上的學生是內地生。”

根據澳門高教辦公佈消息,截至2005年,澳門共有10所高等院校,其中4所公立,6所私立,共提供252個各類課程,其他外地高教機構2005年也在澳門開辦了31個(48班)高等教育課程。2004/2005學年,高等教育課程註冊學生共26,324人。

而擁有600萬人口的香港,包括職業訓練學院,書院在内,總共也只不過是23所高等院校。包括:8間法定大學,2間法定學院,3間註冊專上學院,2間職業訓練局院校,8間一般院校。

兩相比較,我們不禁要問:在澳門,辦大學就真的那麽賺錢嗎?

香港的富豪李嘉誠,多年來傾心投入教育事業,他前前後後在自己的心血--汕頭大學上投入了數十億資金,更比為自己的“第三個兒子”,可見,辦教育,從來就是一個講求付出,不計回報的社會功業。但在連一家電視臺也養不活的澳門小城,倒是學院開了一家有一家,商人是精明的,虧本的事情他們絕對不會做。而就算澳門在人/(大學)校比已經超過香港5倍之多的情況下,還有商人覺得“有的賺”而來大展拳腳,這裡面到底有什麽玄機呢?

本地專欄作家撰文點出了這裡面的玄妙之處(華僑報:你能明白我的憂慮嗎?多嘴魚,神仙草)依我來看,這裏面的確是大有學問呢。

中國的高教問題千瘡百孔,早前有丘成桐教授抨擊内地學術界的腐敗黑暗,中國高教界的領軍人—北大、清華也晚節不保,其他的,就更不用説了。早前内地“鄭州大學生暴動”事件就可以說是對中國教育部門監管民辦教育的一個警號,内地人口多、競爭大,加上中國人傳統上都覺得讀大學是擺脫貧困,躋身上游社會的途徑,因此,各地學校在紛紛“市場化”運作的大勢下,瞄準學生和家長的這種心態,大發“學位財”。
2006年中國高校畢業生總數為431萬,預計到2009年將接近600萬。據中國人事專家的推算,由於就業人數的持續增加,勞動力總量供大於求的狀況將長期存在。可以預見,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在内地比比皆是,而如果他們能靠花些錢,來澳門讀個什麽“碩士”學位,還可以找一份工作,賺了錢不算,還有一個“特區”學位傍身,運氣再好些的,説不定就能從此在澳門留下來,何樂而不爲?

就讓我們以科技大學為例來算算這筆賬:學費7-10萬不等的碩士課程,除以兩年的修讀期,平均每月的成本也只不過3-4千左右(這裡還沒有包括走《勞工法》空隙的其他雇主,可能他們願意為員工承擔這筆費用,只求繞過《外勞法》的規管),要知道,算作較低收入的澳門整體平均工資也有5-6千元呢。

澳門政府在《規範聘用外地僱員的原則》法案和《規範聘用外地僱員規章》徵詢意見稿規定,「政府可透過行政法規訂定有別於聘用外地僱員一般制度所載者的條件,以許可及規管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等教育機構就讀的非本地居民提供工作。」若這政策實施,意味著澳門就業市場正式為在澳就讀的外地生開放。

我絕對歡迎澳門勞工市場對優質的外地人才開放,但這個過程,一定要有序、公平、透明的進行。而不是犧牲澳門高教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淪爲一間間只知道賺錢的學店。爲什麽澳門不去研究自己的人才移民法案,完善專業技術人才引進、規管的制度?爲什麽不向香港“優才輸入計劃”學習,向内地光明正大的招徠優秀的人才?

現在這種偷偷摸摸,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手法,的確無法不讓我們起疑心:政府在這件事上的取向與做法,大有利用公共資源來為本地民辦學校的生意來“保駕護航”的味道,讓民衆對政府施政的“以澳門社會福利為依歸”的原則,又劃上了幾個大大的問號。

劉部長擔心今後澳門高等敎育要進一步發展,除了繼續提高本身的質素外,生源是其中一個主要問題,但我卻覺得大可不必,只要政府這麽積極“配合”,能以來澳讀書的幌子行外勞工作之實,面向幅員遼闊的内地之後,生源,絕對不是問題。

真正該擔心的,倒是澳門“教育產業”這塊隨時給砸個稀巴爛的招牌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