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斷章寫意‧反思民主之五】你“主流”了嗎?

你“主流”了嗎?
充分制衡意味着強制性的對話,而根據哈貝馬斯,充分、有效的對話是政治現代性的要旨。【摘自《民主的細節:美國當代政治觀察隨筆》,劉瑜著,上海三聯書店,二○○九年六月】



“我是‘主流’還是‘被主流’了?”這可能是最近縈繞不少澳門人心頭的大哉問。不過,有一點大家要清楚,“主流”也不一定就代表“正確”: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曾被認定是反“主流”異端邪說;希特勒迫害猶太人當時是萬衆擁戴的“主流”共識……回顧歷史,眞理未必總是站在“主流”這一邊。因此,有關“民主制度”的迷思之一就是:在有關社會事務、公共政策的決策過程中,“數人頭”是最好的方法嗎?



香港劇場空間早前四度公演Reginald Rose名劇《十二怒漢》(Twelve Angry Men):一少年被控謀殺生父吿上法庭,所有證詞證據皆對其不利,十二位陪審團成員聆訊後齊聚休息室商討是否該判少年死刑。陪審員有的看那少年不順眼,也有的早有先入為主偏見,還有的但求快點搞掂收工……首輪投票結果11:1——只有八號陪審員提出“非主流”異議。有趣場面發生在投票之後,一陪審員說,“Oh! Boy, there is always one.”是的,不管怎樣的選舉投票機制,總有反對派出現,哪怕那個數字只是“1”。“What we do now?”另一個不耐煩的陪審員問。“I guess we talk?”八號陪審員這樣回應。所幸有制度保障,其他陪審員再不滿也不能“大石砸死蟹”,大家於是坐下來“talk”,抽絲剝繭,辯論交鋒,八號陪審員一票一票扳回來,終將“非主流”變成“主流”。



“數人頭”確是民主決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但問題核心其實在“怎樣數”——民主的眞意在於容納、保障社會的不同聲音,在適當機制(行政、司法、媒體等)承托下,民衆盡聽各方觀點交鋒,加以獨立思考判斷,讓民主“藏智於民”,全體社會一起學習、成長。亦曾在澳門公演的《十二怒漢》寓意深遠,難怪成為經典,其後更多次被改編為電影(網上應不難找到),那些覺得自己最近迷失於“主流”與“非主流”之間的朋友,我建議你們不妨去看看。


延伸鏈接:
 
(1)
 
1957年由米高梅公司製作,黑白電影。利尊勞·羅斯(Reginald Rose)原著,薛尼·盧密(Sidney Lumet)執導,亨利·方達主演。後獲當年柏林影展金熊獎,及獲195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三項提名。此片因其「文化上、歷史上、美學上」的重要價值,被選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典藏。

http://v.pps.tv/play_30IBA3.html
 
(2)
 
俄羅斯導演Nikita Mikhalkov,2007年翻拍1957年版本,加入俄羅斯與車臣的關係糾葛,在原著的基礎上挖掘出深度和新意,成績可觀。
 
http://v.pps.tv/play_31IH1N.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