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日星期四
【斷章寫意‧反思民主之四】民主不只是投票
……“民主不僅僅是選舉”這道理,幾乎已家喻戶曉,不過有些人似乎把這句話詮釋成了“民主不需要選舉”。我以為,對選舉的認識不能矯枉過正。對於真正的民主制度而言,“選舉”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選舉是萬萬不能的。選舉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給民眾一次機會將他們不滿的政治家趕下台,同樣重要的是選舉動員過程所啟動的公共生活:它帶動公眾對公共政策的討論。(摘自《民主的細節︰美國當代政治觀察隨筆》,劉瑜著,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6月)
先說說發生在朋友身上的一件真人真事:某日深夜,朋友搭巴士回家,車上人不多,可能因交班在即,司機把車子開得──令人感覺有些不安的──飛快,而且他似乎心情不好,對人呼呼喝喝。巴士行駛途中,車尾似發出怪聲,朋友詢問左右,身邊乘客卻不大願理會,朋友於是想上前和司機理論,卻被旁邊一位婆婆示意阻止,大意是說那司機脾氣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長話短說,巴士最終因不知名的故障拋錨,乘客們要另找辦法各踏歸途,至於那脾氣煩躁的司機結果如何,則不得而知。
在澳門街頭不算鮮見的這一幕場景,我卻覺得其中大有寓意:套用於政治層面,且讓我們假設那巴士就是一個社會,“揸弗人”司機大佬雖脾氣不好,態度欠佳,但他有執照,有經驗,所以就算來一次全體投票,也許大家仍會選他來開車──這正是不少將“民主”與“投票”簡單掛勾者經常訴諸於口的論點:一人一票,未必一定能選出最好的。但問題是,民主,絕非只是選舉投票而已,民主的真正意義,在於依託“選舉”這種形式,帶動民眾對大大小小的社會議題關注討論,“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透過全民參與的、自由開放的討論,民智就會不斷提升,公民素養也能不斷進步。否則民眾──就像前述巴士裡很“澳門人”的那些乘客──只求“趕路”,遇事明哲保身,不同的聲音(如我那朋友)“被沉默”。可問題會因視而不見或掩蓋就永遠消失?車子拋了錨,最後受影響的,不還是你和我?
(反思民主,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