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日星期五

【斷章寫意】網絡達爾文

由下載到上傳,從閱讀到分享,這不是世代的交替,而是網路發展的自然階段……Web 2.0的魅力在於,它促成了社會權力大轉移,提供了一個真正的民主發言廣場,它再度挑戰我們對於創新的想像力。【“完全解讀Web 2.0”,《數位時代》雜誌,二零零六年七月十五日 第134期)】


Web 2.0是由O'Reilly Media的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的 Craig Cline 提出來的。歸結起來,Web 2.0具有三大特點:第一,強調從使用者為中心出發;第二,強調開放的重要性;第三,強調網絡的外部延展性。而強調内容開放、人人都可參與撰寫百科全書的維基百科(Wikipedia)就是Web2.0的鮮明代表。然而,中文作爲使用人口超過十四億的世界主要語言,到2006年底,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數才剛剛突破十萬條,這個數字還不及英語維基百科的十五分之一,而僅約九百萬人使用的瑞典語,其維基百科的條目數竟已是中文維基的兩倍多。

身為國內最早“維基”創始人之一的鮑鳴浩曾感慨中文Wiki的困境是“華人社會缺乏內容開放運動的土壤”。的確,Web 2.0暴露了華人社會的文化缺點:不熱衷研究,沒有和別人分享知識的習慣,亦缺乏分享文化、分享知識的熱情。

人類以至萬物的發展皆遵循汰劣存優的達爾文定律,越來越洶湧的全球化浪潮又讓這場競賽的節奏變得越來越快。進入新的網絡世紀,一場新的競賽又開始了,在這個虛擬化世界,以往的地理位置、人口數量等競爭因素,正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能讓我們在這場網絡“物競天擇”運動中脫穎而出的,只有依靠更加開放、更加具包容性的文化。中國人講求“祖傳秘方”、“獨門秘籍”,分享交流從來也非國人強項,在“一家一天下”的小農經濟模式裏,也許還行得通,但到了“一人一世界”的網絡世紀,如果我們還死抱過去的一套,恐怕很快就會變成新世紀的恐龍了。

2 則留言:

太皮 說...

中國人比較喜歡免費分享別人的知識(產權)。

匿名 說...

皮爺:
所言甚是,只“取”不“予”是國人強項,所有,以前内地不是有句名言:“外國有個加拿大,中國有個大家拿”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