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日星期五

【李爾‧在此】從過去透視未來

第十八屆澳門藝術節中,演藝學院戲劇學校排演夏衍的三幕話劇《上海屋簷下》是一齣充滿努力和誠意製作,而將這麽一班“學生級”演員送上藝術節大舞臺,擔綱如此規模的劇作演出,幕後工作者們付出的心血努力也可想而知。作爲一齣戲劇學校學生的彙報演出,此作應已呈現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上》截取上海弄堂的一個橫切面,透過描寫一九三七年上海低下階層人民的生活,帶出“同一屋簷下”的人們的苦悶、悲傷和希望。該劇無論從人物造型還是場景設置上,均力求原汁原味呈現當時的上海城市氛圍,這亦對演員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要讓觀衆“入戲”,不但需要演員領會那年代的國人心態,也要對上海人的性格舉止乃至社會文化都有一定了解,在人物對話間充分展現戲劇的藝術張力。

然而,如果忘記演員們的學生身份,從經典話劇的重新演繹層面來看,選演此劇,對澳門年輕戲劇人恐怕相當勉爲其難,整體演出效果也的確與理想預期有不少差距。演員的演出顯得拘謹緊張,在一些細節方面更是自暴其短:瘋子報販的那幾段京劇唱腔聽起來有些不倫不類,還有,可能是受制於須採用戲劇學校學生的限制,那位看起來比自己的兒子還要年輕的“爺爺”,讓我怎麽看怎麽覺得彆扭。

事實上,選擇《上海屋簷下》,本身的確是一個相當充滿勇氣的決定。這不但意味著帶給臺前幕後演出、製作人員的壓力,也給臺下的觀衆帶來“壓力”,我懷疑澳門觀衆(尤其是年輕觀衆)對中國的這段歷史是否認識與關心,在演出前後,鮮見對這段歷史背景(導演如何給演員們補上這堂歷史課,實在令人好奇,如果其中的文字材料能夠整理出來,實在是此劇的上好“幕後花絮”)或由此延伸出對華文戲劇百年發展的經驗與教訓的探討。而如果大部分觀衆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或毫不關注,又如何期待臺上臺下的互動與共鳴?那麽,就算我們有了好演員、好導演和好表演,但戲劇的意義又何在呢?

無疑,經典劇作就在於對歷史和文化傳承,透過剖析審視過去的時代,我們知道自己從哪裏來,然後,再嘗試來思考一個同樣具有時代穿透力的問題:接下來,我們要往哪裏去?

漠視歷史,將讓我們慢慢失去對自己過去的尊重,也失去了我們爲之認同與自豪的文化價值,如果觀衆的心靈土壤在歷史傳承的蒼白中變得日漸乾涸,那麽,今天的觀衆就只能永遠自陷在喧嘩膚淺的電視劇和搞笑片裏不能自拔,成爲營養單一的“文化偏食症”患者。到時候,我們整個社會所面對的危機,恐怕將遠比“舞臺劇好不好看”這個問題來的嚴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