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星期四

(斷章寫義)無奈的總督 

李 爾
……沈志亮起來抗暴之前,先向官府投訴,又同鄉紳鮑俊、趙勳、梁玉祺等人商議,再由鮑俊向總督報告,得到總督徐廣縉表示認同,鮑俊回來向沈志亮傳達了徐廣縉的意見之後,才組織郭金堂等人襲擊亞馬勒。徐廣縉由於對亞馬勒的種種惡行非常惱怒,而又苦無應對善策之際,便利用沈志亮等民間勢力打擊澳葡……因此抗暴鬥爭並非沈志亮等人的魯莽行為,而是總督徐廣縉、鄉紳鮑俊等多人共同參與策劃,反覆磋商之後產生的政治行動。【摘自:《澳門近代歷史上的英雄沈志亮》,黃鴻釗,《澳門月刋》,2012年第10期。】



    雖不少中外史料認為,“刺督案”得到中國官方鼓勵甚或指使,但根據事後雙方軍事應對的對比(中方進退失據,葡方迅猛高效,若是中國官方主動策劃,應不至於軍事準備如此狼狽,反倒是葡方應極盼望類似“刺督案”的天賜軍事介入藉口),筆者傾向於相信“刺督案”主要還是民間自發的抗爭事件

    但或許很少人關心“刺督案”中另一位無奈的總督──過往不少看法將亞馬留橫行無忌的責任,歸咎於兩廣總督徐廣縉的啞忍退讓,但說句公道話,徐亦非懦弱庸官──1849年2月至5月,徐在任內積極調動官、商、民等各方力量,成功領導了“拒英入城”事件(英軍於《南京條約》後,恃強要求進入廣州城,但遭中方嚴拒),據說他曾隻身登上英國軍艦,有理有節地嚴拒對方的不合理要求,堪稱大清的股肱之臣。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徐廣縉謀勇兼備,為何卻在澳門問題上如此被動無奈?有載徐曾擔心與葡衝突可能導致英方乘虛進入廣州,甚至美、法、西等國也群起為敵,這或許可為兩廣總督的消極態度提供某種註解──徐採取“以夷制夷”策略,為免破局,故對亞馬留的挑釁一直啞忍不發,可人算不如天算,突然發生的“刺督案”,令早想打破現狀的葡方找到難得機會,拉攏西方列強“同仇敵愾”趁機動手,而徐的“以夷制夷”平衡策略就此瓦解,此刻他前無軍力支持,後有朝廷壓制,縱使再有心,也無法應付此變局了。 

    (沈志亮與亞馬留 · 九)

刊於2015年6月18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