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9日星期五

【李爾‧在此】只要相信,便能聽見

從《五碌葛2006之唱好澳門》到《等待鐘聲響》

對《等待鐘聲響》的興趣完全是源自其創作班底之前的演出:《五碌葛》。去年四月,在教科文中心首觀《五碌葛2006之唱好澳門》,這些年輕人對世遺申報、東亞運、立法會選舉、輸入外勞等一系列澳門社會話題的嬉笑怒駡,讓我眼前一亮。這把年輕人的聲音,在輒需澳門人行動起來關注身邊澳門事的今時今日,更加顯得彌足珍貴。

他們的新作《等待鐘聲響》採用臺灣作家李家同散文集内同名文章的故事架構:描述作者和朋友阿杰在天籟村和一位罹患絕症老伯的相遇經歷,領悟到:只要人與人之間真正心存關懷,就能聽見遠方的鐘聲。編導在舞臺劇版本中採用了這故事的大綱結構,不過就另外集體即興創作了四個背景故事各不相同的角色。

整劇倒真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溫情劇”,看得出,演員們在很多地方均對角色的背景遭遇感同身受,甚至投入了私人情感(比如演員以真實姓名擔演劇中角色),但也突顯了整劇問題最大之處:或許是演員演繹技巧未夠純熟,或許是其他方面干擾太多(總覺得導演對場景的切換過於頻密且沒有必要),總之,一齣以“溫情”為重心的表演,卻難以營造出令觀衆投入與信服的“溫情”感受,而有些地方,劇情推進的處理也太過生硬,比如:“君”勸服再次回來的“露絲”要珍惜家人的關心的一段感情戲,“露絲”從一開始的冷漠不羈變成後來的痛心頓悟,其轉變實在很難讓觀衆“跟得上”。在演出中,也不難發現這些年輕演員活力十足,但也許是活力太足,因此整體節奏顯得有些偏快(某些場景甚至還發生了一位演員嘴裏的話還沒說完,對手就已經把下句對白講出來的情形),而演員的演技與咬字也有待進一步磨練。看起來,這齣表演與其說是劇場創作,倒不如說是一篇眾演員的“心靈日記”。劇場表演的標準規則已不再重要,焦點,反而落在導演和演員們如何勇敢面對自己、如何以“劇場”方式來説出内心真切感受。

總括來講,演出雖然算不上出色,但作爲新成立的“葛多藝術會(Godot Art Association)”的頭炮,卻可能是一次最合適不過的開始:用最真實的自己來面對觀衆。因此,我仍對“葛多”及其背後這群年輕人寄以厚望,正如該團在《等待鐘聲響》場刊内的“葛多簡介”部分所述:“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藝術會為澳門社會的現狀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是向大衆發出另一種聲音。”

只要相信,便能聽見。我相信這班年輕人對澳門事的關心、對澳門人的關懷、對澳門劇場的關切。是的,他們正賣力地拉動鐘繩,而我,也已聽見那隱隱的鐘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