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為人師,我深覺以母語學習與教學,學生吸收、老師傳道都最得心應手。全世界沒有哪個地區不是以母語作為教學語言……一個城市的國際化,不一定是英語化。學好英語固然重要,但不是等於要求人民以外語學習、日常以外語應用為主吧?大學作為創造知識、培育社會精英的地方,為何總要屈就於外語?中學是培養青少年正確態度及價值觀的重要場所,也是基礎知識累積的地方,又為何總要屈就於外語?(摘自:2009年3月14/15日,香港《信報》,“讀者之聲”版)
談論澳門的語文政策(等一下,澳門到底有沒有語文政策?),似乎沒必要扯到“殖民主義”的高度,困擾澳門語文發展的根源,其實是“功利主義”。以前,在澳門學習葡文的主要動力是比較有機會找一個政府工“金飯碗”,近年澳門民衆的語文偏好轉向英文,大多是因爲“英語”已成爲新的“搵工利器”,然而,急功近利的我們只要語言的“功用性”,卻把語言的“意義性”拋在腦後:澳門這麼多年下來,我們熟悉哪些出色的葡文作家?又讀過幾本優秀葡文作品的中譯本?
學習任何一種語文,其實,都不止是學習語言本身,我們去了解的,其實是這語言背後的文化、價值觀和思維方法,套用龍應台的“燈泡理論”——你不能看着別人家的燈泡漂亮,就拿來粘在自己天花板上就算,相反,你應去弄清那個會發光的燈泡後面的一整套網路,再看看能否讓自己家的燈泡也亮起來。
我承認,現如今,英文實在比中文有趣的多:從莎士比亞到奧巴馬,現代英語多年的累積當然日子有功,但更重要的,是在語言文字背後的那種強調“以理服人”和“用心溝通”的民主制度核心精神。回頭看看澳門的中文,我們那種“家長式”論資排輩講的是“WHO SAID IT”而不是“HOW TO SAY IT”,辯論技巧、思考邏輯都不重要,語言自然就越來越平淡乏味。對!問題其實根本無關語言——中學時愛讀諸葛亮的《出師表》,深深折服於文字後面的一片忠心赤膽,今天?你讀讀那些洋洋灑灑的政府工作報告,看看能否找得出相同的感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