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日星期五

【斷章寫意】看得見的未來

香港人的困局是一種“遺憾”,不能選擇自己人生的“遺憾”。殖民教育重視的是一種自我制約,一切爲了“呢份工”。爲了生存,便需要違背自己的本質,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或不適合的事,所以香港人只會用自由去“批評”別人,而不會用自由去選擇自己的命運,所以香港的負能量很強,一切都是陰謀動機論又或者是一種沒必要的“涼薄”,也沒有什麽道德,因爲大家都不相信道德,道德只是一種包裝。這個城市是一個有太多迷信、但沒有多少宗教的城市。宗教的最高表現是藝術,因爲只有藝術才能感動人才能令人有信念,但在這個城市,藝術和宗教都成爲了一種心靈卡拉OK,為的是發洩、是尋找藉口。(摘自“在這城創作華嚴經”,胡恩威,2008年7月29日香港《明報》)


我承認,對於未來,我屬於悲觀派。當然,你可以不認同我的觀點,但請你把上面引用那段話裏的“香港”換成“澳門”,然後再讀一遍。我敢打賭:你應該也樂觀不到哪裏去。

早知三日事,富貴千萬年。當我們談論“未來”的時候,我們發現,“未來”最奇妙的地方就在它的“不確定”——正因爲未來不確定,所以,未來就什麽都可能發生:未來,大家會不會覺得我們今天面對的那麽多“諮詢”真的有用?未來,我們的子孫後代會不會生活在一個我們今天努力為他們建設的安居樂業家園?未來,我們這些選民會不會真的好好把握澳門的未來,比如説,不會爲小小利益出賣自己,而會認真去研究每個參選人的政綱,再投下莊嚴一票?未來,所謂的澳門和澳門人的概念會不會變得越來越模糊,人們將在中山居住、在澳門上班、去香港買東西,周末相聚深圳音樂廳看演出或去廣州宵夜?

我們的未來,或許有一千萬種可能,但大家都知道,我們真正將經歷的未來,只有一個,而那個“未來”卻不會憑空而來,就如最高的大樓也必須由最下面一塊地基開始。所以,不要再踮起腳尖、拼了命地向前張望面前那不知道什麽樣子的未來了,真的,請相信我吧!想預見未來,一點也不難,你要做的,只不過是低下頭來,好好看看屬於我們的“現在”。

(“誰的未來”系列,二十五)

1 則留言:

匿名 說...

未來不在這裡,你也不屬於這裡,學不會謙卑?還是大上海主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