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8日星期四

斷章寫意:故事(奧運之火,四)

(第二十六棒火炬手: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郵政局郵遞員全二平)



故事


主持人:……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您印象特別深的火炬手的故事?
張明(北京奧組委火炬中心主任):……還記得有位那中老先生,他的故事也很感人,為了咱們的主會場,他搬遷離開自己住了很多年的地方,每個星期都到場館去看一看場館的進展,後來他也做了那屆(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火炬手……我記得當時雅典奧運會有一位女士是亞特蘭大人,專門負責火炬手的運行,她的發言非常短暫,只有幾分鐘,但是我聽完了以後,熱淚盈眶。我看了全場的人很多都流下眼淚。她只是講了三、四個她自己經歷的火炬手的故事,讓我們感覺到這個工作這麼有價值。奧林匹克火炬接力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友誼、尊重、超越,追求卓越、希望和夢想,這種精神是非常活生生的、非常生動的。大家從中非常受鼓舞。我就想,有一天當我們自己做自己火炬接力的時候,也會產生這麼多感人的故事來激勵我們。(摘自:“走近我們的奧運”系列訪談之“解讀北京奧運會火炬手選拔”,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官方網站
http://torchrelay.beijing2008.cn/cn/


聽説,在澳門奧運火炬手裏,有這樣一員:一個年輕人對心愛的體育運動不棄不捨,本來依其資質能力完全能找一份薪高糧凖的政府工,或在私人企業爬上運籌帷幄的管理層,但爲繼續鍾愛的體育運動,這年輕人畢業後寧願選擇一份薪金不高、前途麻麻的普通辦公室工作,為的只是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時間便於自己訓練、參賽。在人人追逐名利的當下,爲了賽場夢想,這年輕人無怨無悔地付出自己最黃金、最青蔥的歲月……抱歉,我這個故事的真假無從稽考,因爲,其實是從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口中輾轉聽來的。

在澳門火炬手的面孔後面,我們看見了自豪、看見了驕傲,也更看見了財富、看見了權力,但欠缺的,是一個個應該傳開去、能感動大家的故事。雖然面前澳門火炬手的面目不少都很陌生,但我知道:在每個人的後面,都有一個故事。只不過,在這城市裏,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聽得到而已。

(奧運之火,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