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斷章寫意】文化危機

“現在普遍的呼聲是“馬季走了,但相聲不會死”,人們擔憂相聲會不會死不無道理……可是,當宣傳部門嚴把媒體關的年代,缺乏針砭時弊生命力的相聲還能灑笑人間嗎?”(摘自2006年12月25日香港《明報》)

對港澳人來説,“馬季”可能是個相當陌生的名字,但對中國相聲藝術來講,這卻是個難以磨滅的象徵符號。曾幾何時,馬季和相聲劃上了等號,他創作出中國人喜聞樂見的舞臺娛樂,形式多元,題材廣泛,嬉笑怒駡社會的醜惡黑暗,也褒揚難能可貴的正義善良。相聲大師馬季去世後,“相聲將何去何從”也成了關注焦點。今天,相聲的“藝術能量”越來越弱已是不爭事實,甚至還有人提出它應該“被收進博物館”。但我們與其在此爭論相聲是“已經死亡”還是“正在死亡”,倒不如用心想想:相聲,爲什麽陷入今天的困局?

馬季的兒子馬東回憶父親時,曾提到這麽一個細節:馬季平時爲人隨和,但相聲創作卻非常尖銳,馬東七八歲時常見父親的作品幾經修改仍無法通過上級部門的審查,馬東至今還對父親當時的難受表情無法忘懷。曲藝雜家崔琦說:“以前馬季《北京之最》說一次就不讓說了。現在反腐敗,腐敗人物該不該抨擊諷刺?但你寫諷刺劉志華、陳希同、陳良宇的相聲,肯定不行。現在相聲的空間窄了,朝核六方會談,你編個六人相聲肯定不行。能出現個薩達姆的人名,就到頭了。”

任何一種藝術,當它和民衆的感情緊緊聯繫一起,它就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源源不絕的活力。而當它成了為統治者歌功頌德、為當權者臉上貼金的工具,它離自己的沒落和消亡,也就不遠了。今天,我們常談論中華文化面對重重危機,也往往將這些危機歸咎於外來文化的侵略或國民大衆的輕視。但我們有沒有想深一層:無所不在的審查限制、意識形態的重重枷鎖,也許才是中華文化復興的真正危機所在?

(“文化思考”系列‧六)

刊於2007年3月1日《澳門日報》副刊 "新園地"

沒有留言: